立足高校后勤 热情服务师生
——记荆楚理工学院刘涛同志先进事迹
高校后勤服务工作是一项平凡而又默默无闻、需要无私奉献的职业。他——刘涛,中共党员,荆楚理工学院后勤管理与服务处水电中心副主任,一干就是二十多年。二十多年来,他初心不改,热情不减,在这一岗位上,团结和带领中心一班人,执着地追求,默默地奉献,与时俱进、不断追求创新、把枯燥无味的水电服务工作打造成鲜活生动的服务窗口,使水电服务工作成为后勤服务工作的一个亮点,谱写出了一曲曲爱岗敬业、服务育人的校园小唱。
一、加强理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在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上,他始终坚持不懈,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一是始终把政治理论学习放在首位,以保持一名共产党员先进性和模范带头作用,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章党规等有关精神,观看党的警示教育片,撰写学习笔记及观后感十余篇,同时他对照党章自己进行了深刻的思想剖析,制定出了严格的个人整改措施,使自身的政治理论素质有了很大提高,更坚定了自身从事后勤水电服务工作的决心和恒心。二是刻苦钻研业务知识,近年来,坚持自身业务知识学习,认真研读了水电有关方面的知识及有关高校水电管理及服务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多次参加省高校后勤水电管理研讨会,虚心向兄弟高校同仁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极大地增强了自身业务知识的拓展面,树立了一颗扎根后勤服务的坚强信心,增强了为广大师生们服务的积极性,使自己成为了一名高校后勤水电服务与管理的行家里手,多次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好评及各级领导的鼓励和表彰。
二、健全服务管理制度,构建完善工作体系
他坚持把职工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来抓,凝聚职工思想、提高职工素质、展现水电人形象、扩大水电服务影响。坚持从管理目标、管理体制、管理手段入手,立足于工作实际,突出抓好日常水电服务、管理及维修工作。在学院及后勤处的领导下,他坚持服务与发展并重的思想理念,为全校广大师生提供坚实的水电保障和服务,是水电人的应尽职责。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规模不断壮大,人员、设施设备不断增加,水电保障及服务必须先行。由此,健全和完善系列规章制度,是工作的首要任务。他先后协助领导完善《水电管理制度》、《水电工的职责》、《水电巡查制度》、《水电应急预案》等十项规章制度,又新出台《二次供水加压制度》、《加压房安全卫生制度》等四项制度,建立健全了中心各项规章制度,有力地监督和规范了后勤水电管理与服务,为学校教学、科研、师生生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同时,他在多年的管理工作实践中,总结提炼出了“团结、敬业、务实、创新”的水电服务精神,增强了水电职工的共同信念与凝聚力,产生了创新、高效的服务热情和服务效率,从而使水电服务迈上了一个又一个新台阶。
三、立足水电服务管理,创新高效服务效率
高校水电工作点多、面广、动态性强,与师生工作、教学、学习、生活密切相连,工作中稍有不慎就可能出问题,直接影响学校广大师生们的学习、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对此,这些年来,刘涛同志结合本中心的工作性质和特点,从转变工作作风入手,狠抓规范服务、文明服务,不断改进服务态度,努力提高服务质量,以广大师生对水电服务工作的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服务工作优劣的最好评判。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他总结出了水电优质服务的“四要”标准,即:“得到服务信息的渠道要通,接到服务任务后行动要快,实施服务中服务态度要好,服务任务结束后场地要清”。通过抓规范服务、文明服务来增强每个职工的工作责任感,同时适时开展岗位练兵,行业比武,内强素质,外树形象。2018年他结合后勤处开展的“优质服务月”活动,在水电中心有声有色地开展了“现场服务、限时服务、礼仪服务”为核心内容的优质服务活动,主动与学生“自律会”、“权益部”等社团组织沟通,并建立了水电维修申报、监督微信平台,将水电中心的主要职责、服务程序、达到的效果、服务热线、举报电话等向服务对象公开承诺。为检验承诺服务实施后的实际效果,他主动向服务对象发放征求意见表500余份,并对反馈意见和建议进行认真分析梳理,制定修改措施,还先后两次组织并邀请有关学院负责学生工作的老师和学生会干部参加沟通联系会议,进一步征求他们对水电中心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自觉接受服务对象的监督,进一步密切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到了服务对象的一致好评。
人们常说后勤服务是一门学问,服务周全不容易,服务育人就更难。刘涛同志从上世纪的九十年代初就开始干这项服务性工作,几十年如一日,从起初工作时的门外汉到现在的行家里手,而且在“三服务、两育人”实践中迈出了可喜的步伐。平时身为水电中心副主任的他,常常是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牺牲了大量的节假日和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奋战在繁忙的维修维护工作第一线,不知底细的人还以为他是一位外来挣钱的打工仔。2018年2月,正值春节寒假,因遭受严重冰冻自然灾害,我校水电设施特别是供水管网遭受到了很大损坏,一度供水已尽瘫痪。灾害发生后,他第一时间向后勤处领导汇报,立刻启动了自然灾害应急预案,迅速组织人力、物力,采取了多样临时性措施,加班加点进行抢修。尽管天寒地冻,风雪交加,他始终奋战在施工第一线。经过近一个月的连续奋战,抢修供水管网80余处、阀门500余个、水嘴300余个、水表130余块、面盆软管300余根、其它管网配件1800余个,保证了春节开学的顺利进行。又如今年年初,对校区所有管网进行了一次体检(探漏),探测时间一般都在凌晨3点左右,由于对管网布局的熟知,在近半月的探测,他每晚都陪同探测人员工作,探测到漏点15处。漏点探测到了,白天他又迅速组织人员进行维修、堵漏。就这样他不分白天与黑夜,连续奋战。例如在综合实验楼门前探测到的漏点,漏水非常严重,需要停水作业,为了不影响白天学生上课、学习、做实验,老师教学、办公,施工只能在夜晚进行。学生晚上九点下课后,他和水电一班人放弃休息时间,开始挑灯夜战,在临时架起的照明灯下,施工正式开始。这里是通往南门面楼和综合实验楼直径为200mm的铸铁主水管,埋深2米左右,上面铺的是大理石砖块,中间50公分厚的水泥混凝土,下面是土、石头、建筑垃圾,挖掘十分困难。顺着冒水点进行第一次挖掘,挖到2米后没有找到漏点,原来水是从别处渗流到这里而后冒出来的,这时又请来探测人员重新探测,在偏离挖点3米左右的地方找到漏点。施工人员又继续开始挖掘,这时已是深夜12点,直到在凌晨3点左右终于找到了漏点,又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奋战,维修、堵漏才成功完成。
这样的事情举不胜举,还有很多。尽管在常人看来,这只是一件件小事,而就是这一件件小事,刘涛和他水电中心一班人,用满腔的工作热情,快捷周到的服务,诠释了后勤人常说的那句话:“学生的每一件小事都是我们工作中的大事”。
荆楚理工学院后勤管理与服务处
二零一九年七月十日